植物簡述 |
豆蔻又稱印度豆蔻或小豆蔻,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約1.5~3公尺,根莖棕紅色,粗壯。葉線狀披針形,兩列,端尖基部漸窄,有緣毛。直立花序頂生,花冠長圓形,花瓣綠色,唇瓣白色具紫脈。雄蕊披針形,花藥橢圓形,花絲扁平,子房卵圓形。蒴果綠色,三面體橢圓形,果皮質韌,種子團分3瓣,內含15∼20粒種子,氣味芳香凜烈。花期4~6月,果期6~8月。
豆蔻原產於印度南部,現越南、斯里蘭卡、西印度地區等都有大量栽培。全球該屬植物約有48個種類,當中包括亞種、多樣性異種、培育轉變而來之品種。生長在海拔約1000公尺以上,即潮濕又遮蔭的高山地區的豆蔻品質為優。 |
色澤氣味 |
精油呈無色或淡黃色液狀。清爽的桉油醇香和著溫暖的香料氣味。 |
揮發屬性 |
高度 |
化學結構 |
分類屬性為單萜醇類,主要由1,8-桉油醇、α-乙酸松油酯所組成。 1,8-Cineole....................36.3% α-Terpinyl acetate....................31.2% Sabinene....................2.9% Linalool....................2.8% α-Terpineol....................2.6% (E)-Nerolidol....................2.6% Linalyl acetate....................2.5% Myrcene....................1.9% Limonene....................1.7% α-Pinene....................1.5% Terpinen-4-ol....................0.6% γ-Terpinene....................0.5% Geraniol....................0.5% Many other microelement of ... less than 0.5% 精油的成份取決於植物的品種和生長環境,當中包括土壤、季節、氣候和栽種地區。同一品種的植物在不同地域種植,通常會含有相同的化學成分,但是比例會有所不同。因為氣候和地形條件會影響植物的化學含量和比率,從而改變精油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 |
藥理屬性 |
活化中樞神經、抗痙攣、降壓、解充血、袪痰、止咳、抗黏膜炎、健胃、利膽、抗潰瘍、抗感染、抗支氣管炎、抗乙醯膽鹼酯脢、防腐、除臭、止痛、驅蟲… |
心靈效用 |
溫暖感官,清理思緒,讓彼此擁有空間,安然自在。 |
生理效用 |
» 對鼻、咽、喉的炎症有療效。有止喘、止咳及幫助黏液排出的效用。 » 改善消化不良、消除口臭、舒緩腸痙攣、刺激膽汁分泌及驅除寄生蟲。 » 能激勵循環系統運作,降低血壓及膽固醇。 »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、對利糖尿病患有利。 » 有麻醉的作用,對風濕病痛及經病變性疼痛有療效。能幫助鬆弛肌肉。 » 能清除自由基,有抗氧化活性。 » 對致癌物質與腫瘤細胞活性有抵抗。 » 強化腦神經傳導物質活性,降低壓力性荷爾蒙,減輕老人癡呆症狀。 |
其他效用 |
能夠潔淨皮膚,幫助傷痕癒合,對痤瘡以及病毒斑有治療效用。 |
相配精油 |
花、果實、枝葉、木材、樹脂及香料類精油大都能與其相配調合。 |
使用禁忌 |
請勿口服或直接塗抹純精油 。 |
注意事項 |
♦ 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單一種類的純精油。 ♦ 精油應放置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,慎防兒童自行使用。 ♦ 孕婦一般應以薰香為主,請勿用於按摩或泡澡。 ♦ 各種疾病患者、長者及嬰幼兒,請先咨詢專業芳療師及醫生的意見。 ♦ 敏感膚質者,使用前請先做皮膚測試。 |